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夢是通往現實的甬道 壁花女孩夢遊中(Girl Asleep)





我在閒暇之餘,利用Friday影音平台看了壁花女孩夢遊中(Girl Asleep),從取名來看,可以很輕鬆的判斷這是一部青少年成長電影,這部也是2016台北電影節所選的作品之一。

看多了成長小品,一開始的觀影過程讓我覺得有點熟悉的,仔細思考一番才得來一個結論,原來是這部的配色和代表作是《布達佩斯大飯店》的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有點相似,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是我蠻喜歡的一個導演,因為考究電影的形式與內容能夠兩相結合的導演很少,壁花女孩夢遊中(Girl Asleep)的配色或許是考慮到女主角的成長背景與年代,在花紋和服裝、造型等運用上也相當講究,使我在觀影中有時候不免離題開始研究起牆壁的花紋樣式和有趣的服裝元素(也可能是藝術史學理影響所致),光形式面向來考量,我想或許喜歡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影迷也會喜歡壁花女孩夢遊中(Girl Asleep)這部電影。



不過壁花女孩夢遊中(Girl Asleep)的敘事結構其實一點都不像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善於在夢幻的色彩中戳破泡泡,直白地揭露一些略微殘酷的現實。

所以這部片整體的結構大概分為兩個面向來探討,女孩的夢境以及女孩的現實,雖然澳洲女導演蘿絲瑪麗梅耶(Rosemary Myers)在電影技法上沒有很華麗,但在女孩成長女人的過程中刻劃的算是細膩,這部移植自舞台劇的電影,在女孩的夢境與現實的切換上不算俐落,可是藉由女孩的音樂盒鋪展幻想世界的方式還算有趣。

性焦慮與社會化

一個14歲正要邁入15歲階段的女孩,所要面臨的焦慮不全然是性成長的部分,從女導演細密的敘事編寫,如何融入一個像是小型社會的學校朋友圈,開始進行社交、學習社會化的過程也讓女孩感到焦慮非常,因此可以看到姊姊的男友所送的黑膠唱片,封面的法國男歌手,她的性感外型也和暗戀女孩的男生形象疊合,當女孩開始受不了現實太多的壓力與壓抑的時候,通往女孩夢境的音樂盒就成了他逃離一切的關鍵,因此一個來自芬蘭筆友所寄來照片上的幻想女英雄,也穿插到夢境裡,作為女孩長成女人,勢必所需要的防衛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姊姊最後對女孩說:「沒關係,我在你這個年紀時也覺得自己一夜之間就變得和原來的自己不一樣了!」因為這個即將從女孩長成女人的自己,也和原來14歲的自己完全不一樣。

夢境是現實焦慮的反應

於是音樂盒作為一個象徵物,代表著那個五歲純潔天真的自己,而女孩所進入的森林,始終追逐在背後的,是三頭由女孩對社交圈恐慌所產生出的假裝是女孩朋友的女同學的連結,所以追逐她的是對成長的焦慮,也是一種對性的焦慮,夢境中的奇怪大叔也是女孩對男性的另一種恐慌,而性感的法國男歌手則是另一種憧憬與害怕的混合體,所以森林作為夢境中的幻想世界,其實說穿了就是女孩的內心世界,只是來自現實的各種不安,形構了每個角色的個性與外型。

於是最後女孩拿起女英雄的綁手蹦帶,作為自己擊倒外在世界各種壓力的武器,女孩在自己15歲的生日派對上,因為一場夢,醒來以後自己已非原來的自己,就像姊姊對他說的那番話一般。

整體來說這部電影相當小品,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對於壁花這種邊緣人的刻畫還是著墨得不夠細膩,而展現在電影技法上,作為女導演的首部長片,還有許多不純熟的地方,但總的來看,故事都有說清楚,就尚算不錯了,如果說要我推薦這類青少年成長片,初戀上女孩 (First Girl I Loved)就是水準之上的作品,而且它所涉及的還包含了性別認同這個區塊,是更多元的討論與敘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